本期导语:2025年4月,京东以“0佣金+五险一金+品质革命”快速占领外卖市场,日订单破百万、大量商家入驻京东平台。这场看似本土的商业混战,却为跨境企业敲响警钟:当国内市场卷向“社会责任与商业效率”的平衡点时,出海企业如何从这场“阳谋”中反思生存法则?
1、京东的破局之道
京东外卖的破局之道在于将传统视为"成本项"的劳动者权益转化为"营销项",完成了商业逻辑的"乾坤大挪移"。当其他平台还在用传统商业模式寻求最大利润时,京东构建了"零佣金+品质堂食+骑手保障"的良性生态闭环。这印证了一个颠覆性认知:在数字经济时代,社会责任可以成为最坚固的竞争壁垒。
2、低价竞争模式走向末路
跨境电商近些年持续陷入了惨烈的“低价内卷”,新兴的出海平台凭借极致低价横扫全球市场,甚至一度让亚马逊这样的巨头不得不推出低价商城迎战。然而,京东外卖揭示了这一残酷的现实:单纯的价格战不仅难以维持发展,甚至可能损害行业生态健康。
消费者最终会为价值买单,而非仅为价格心动。京东外卖锚定"品质堂食"定位,只招募有实体店、食品安全达标的商家,虽然初期入驻数量不及对手,却赢得了消费者"吃得放心"的信任。同样,跨境企业若想摆脱低价红海,必须重新思考价值定位——是继续做低价商品的搬运工,还是转型为品质生活的提供者?
3、劳动者权益不应成为企业成本
京东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的举措,撕开了这场“降本”遮羞布。在给员工缴纳社保后,骑手日均接单量从32单升至45单,客户投诉率下降50%,用真金白银证明了:保障劳动者权益不是负担,而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核心竞争力。
跨境企业需要认识到,仍以“降低成本”为由忽视员工利益的企业,不仅面临法律风险,更将在人才争夺中处于劣势。真正地将ESG理念融入企业运营,才能把财务报表的“成本项”转化为“增值项”。
4、本土化是社会责任
京东外卖的成功突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:深度本土化。与许多互联网平台的本土化营销不同,京东外卖根据对餐饮市场痛点的深度理解,从而在产品设计到商业模式上都进行了系统化的重构。
跨境企业常犯的错误是将“国际化”等同于“复制粘贴”,把国内成功的案例简单地移植到海外。真正的本土化应该:不仅适应当地市场,更要解决当地问题。
更关键的是,本土化不仅是商业需要,也是社会责任,京东为骑手缴纳社保的举措,回应了社会对共同致富的期待。同样,跨境企业在海外市场也应思考:除了销售商品,企业能为当地解决什么问题,如何使当地和企业共同变得更好。
5、结语
京东外卖事件最深刻的启示或许是:在数字经济时代,商业成功和社会价值不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。商业的本质从来不是零和游戏,而是创造价值。京东外卖突围的不只是商业竞争,更是打开了一幅未来商业的图景。这才是跨境企业最该从京东事件中汲取的智慧。
版权声明: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!
— E N D —